每年公曆5月5或6日是立夏節氣。今年立夏是5月5日晚上9:59:55
實際上,若按氣候學的標準,日平均氣溫穩定昇達22℃以上爲夏季開始。“立夏”前後,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才真正進入夏季,而北方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尚在春季,而香港地區平均氣溫會在24℃上下.
立夏養生經
《素問•四氣調神大論》目:“夏三月,此謂蕃秀;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。”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,包括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六個節氣。立夏、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,稱之爲孟夏(夏之初),即夏天的開始,這時氣溫逐漸昇高,百物生發。所以,立夏時對心臟的養護至關重要。
《醫學源流論》也日:“心爲一身之主,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,故爲君主。心藏神,故爲神明之用。”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爲“生理之心”和“思維之心”,“生理之心”即指西醫解剖學實質性的心臟:“思維之心”是指接受和反殃外界事物,進行意識、思維、情志等活動功能的“心”。
中醫書籍《醫學入門》日:“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,居肺下肝上是也。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,虛靈不昧是也。”暑熱的夏天,不但促進著心臟強力運作,而且溫養全身。在我國古代醫學理論中,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,自然界的四季陰陽相互消長變化,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通應。“人通天,心屬夏”,也就說,夏天這個季節心氣兒最旺,功能最強大,同時也需要更多的養護。
心交於夏,盛於熱,旺於暑,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爲旺盛,功能最強。故立夏之養生,應當極其專“心”。
立夏食療要點
立夏後氣溫漸熱,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,所以飲食應以順“心”爲主。故宜吃些具有祛暑益氣、生津止渴、養陰清熱作用的飲食,宜吃性涼多汁的新鮮果蔬,宜適當飲水和清涼飲料,長夏暑溼之氣容易侵擾人體,使人出現疲倦乏力、食不振、口無味、身嗜睡的“苦夏症”,此時又宜吃些具有芳香開胃、健脾化溼作用的食品;炎夏季節,老年人因天熱消化液分泌減少、心腦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,故宜吃些清補食物爲主,輔以清暑解熱、護胃益脾作用的食物和具有降血脂、降血壓、護血管作用的食品;嬰幼兒肌體嬌嫩,正處於新陳代謝旺盛的生長期,夏季炎熱多汗,鈣、磷代謝增強,以及鋅、鎂、鈉等隨汗丟失,當進食含鈣、鋅等微量元素豐富的清補食品,促使機體生長。
在炎熱的夏季,忌吃油膩、煎炸等難以消化的食物,少吃辛辣香燥的食品;素有脾胃虛寒之人,即使炎夏,也切忌多吃暴食生冷性寒之物;婦女在月經期間或産後期間,雖然天氣炎熱,亦忌食生冷性涼的食物;夏季微生物十分活躍,含蛋白質或脂肪豐富的動物性食品,極易腐敗變質。所以,夏季宜少吃葷腥之物,懷疑變質食品絕對不要食用。
盛夏酷暑,人體出汗多,需及時補充水分,保持帆體平衡。夏日炎熱,胃腸功能受暑熱刺激相對減弱。爲此,保証胃腸功能正常,選用食物滋養補益,抵禦暑熱侵襲,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。古代醫學家李時珍曾提出,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飲食。如將綠豆、蓮子、荷葉、蘆根、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並煮粥,並擱涼後食用,可起到健胃、驅暑的功效。
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,即使體健之人也因謹防外感,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,以免汗多傷心。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淤滯,以防心臟病的發作。故立夏之季,情宜開懷,安閒自樂,切忌暴喜傷心。清晨可食蔥頭少許,晚飯宜飲紅酒少量,以暢通氣血。具體到膳食調養中,應以低脂、低鹽、多纖維、清淡爲主。
立夏進補食療方
黨參粥
原料:黨參三至五錢(約10-15克)(中藥房有售),粳米二兩半,紅糖適量。
製作:先將黨參切碎,用溫水浸泡2小時,與粳米同人沙鍋內加水煮成稀粥,以
參爛粥稠、表面有粥油爲度,再加入紅糖。
用法:每日早、晚溫熱頓服。
功效:補中益氣、養血生津。
應用: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、食後腹脹;肺氣虧虛所致的氣短喘促、自汗易感冒;氣血虧虛所致的面色無華、頭暈眼花、貧血及內臟下垂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肝炎、白細胞減少、低血壓等而屬脾胃氣虛者。
注意:服粥期間,不能服用藜蘆、五靈脂。
赤小豆粥
原料:赤小豆,粳米各兩半,白砂糖適量。
製作:先將赤小豆用溫水浸泡2-3小時,然後撈出放人沙鍋內,加水500毫升左右,以猛火先將赤小豆煮爛,再放入粳米,改以文火慢慢熬粥,待粥將熟時,加入白糖,稍煮片刻即可。
用法:每日早、晚溫熱頓服。
功效:健脾胃、利小便、消水腫、通乳汁。
應用:老年性肥胖症、心源性水腫、慢性腎炎水腫、肝硬化腹水、腳氣病浮腫、營養不良性水腫、大便稀薄、小便不利以及産後乳汁不通等。
天門冬粥
原料:天門冬五至七錢(中藥房有售),粳米一兩半,冰糖適量。
製作:先將天門冬加水煎取濃汁後去渣,然後將藥汁與粳米同人沙鍋,再加水適量,以文火煮粥,待粥將熟時,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。
用法:每日早、晚溫熱服食。
功效:滋陰清熱、潤燥生津。
應用:肺腎陰虛所緻的午後低熱、手足心燒、心煩失眠、夜間盜汗、乾咳少痰、痰中帶血、咽喉乾癢、便秘及糖尿病、消渴症、肺結核、慢性咽喉炎等而屬陰津虧虛者。
注意:外感風寒所致咳嗽及脾胃虛寒之腹瀉者,均不宜服。
蓮子豬肚
原料:豬肚子1個,蓮子肉一兩半,香油、精鹽、生薑、蔥、蒜各適量。
製作:先將豬肚子洗乾淨,蓮子(去心)用水泡發,然後放入豬肚內,用線縫合,將豬肚放入鍋內,加清水燉熟透;後撈出晾涼,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,同蓮子放入盤中,將香油、精鹽、蔥、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。
用法:佐餐食用,適量。
功效:益氣補虛、健脾益胃。
應用:脾胃氣虛所致的不思飲食、口淡乏味、氣短形瘦、四肢無力、消化不良、食後脘腹飽脹、大便溏瀉、水腫腹水,以及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慢性肝炎等而屬脾胃氣虛者。
因有豬肚內臟,膽固醇高者不適合,盡量避之。
玄參燉豬肝
原料:玄參五錢(約15克)(中藥房有售),鮮豬肝一斤,菜油、醬油、生薑、細蔥、白砂糖、料酒、濕淀粉適量。
製作:將豬肝洗乾淨,與玄參同時放人鍋內,加水適量,燉煮約1小時後,撈出豬肝,切成小片備用,將炒鍋內放人菜油,投入洗淨切碎了的薑、蔥,稍炒一下,再放入豬肝片中,將醬油、白砂糖、料酒混合,兌加原湯適量,以濕淀粉收取透明湯汁,倒人豬肝片中,攪拌均勻即成。
用法:佐餐食用,適量。
功效:滋陰、養血、明目。
應用:肝陰血虧虛所致的兩目乾澀、迎風流淚、頭暈眼花、視物模糊、視力下降、夜盲症,以及慢性肝炎而屬肝陰血虛者。
因有豬肝內臟,膽固醇高者不適合,盡量避之。
鯽魚黃芪湯
原料:鮮鯽魚一條,黃芪六錢(約20克)(中藥房有售),炒枳殼四錢(約12克),生薑、細蔥、味精、精鹽各適量。
製作:將鯽魚剖除內臟,摳去腮,洗乾淨;黃芪切片,與枳殼一起用紗佈袋裝好,紥緊口;生薑、細蔥洗淨切碎。先將藥袋人鍋,加水適量,煮約半小時,再下鯽魚同煮,待魚熟後,撈去藥袋,加入薑、蔥、精鹽、味精調味即成。
用法:佐餐食用,適量。
功效:補中益氣、升舉內臟。
應用:中焦脾胃氣虛所致的神疲氣短、少氣懶言、食欲不振、腹脹氣墜,以及脫肛、子宮下垂、胃下垂等而屬脾胃氣虛下陷者。
沙參百合鴨湯
原料:北沙參,百合各一兩,鴨肉半斤(或1/4只鴨),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製作:先將鴨肉洗乾淨,切成小塊;百合洗乾淨。將鴨肉與百合、沙參同入沙鍋,加水適量,文火慢燉,待鴨肉熟後,加入少許精鹽、味精調味,飲湯食肉。
用法:佐餐食用,適量。
功效:滋陰清熱、潤肺止咳。
應用:肺陰虧虛所緻的乾咳不止、咳劇咯血、聲音低怯、心煩欲飲、口咽乾燥、神疲氣短、舌紅少津、午後低熱等。
赤小豆冬瓜湯
用料:赤小豆二兩.冬瓜半斤(不要去皮)。
製用法:水煎服。每日1劑。
功效: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。
適應症:急性腎炎之頭痛發熱、咽喉紅腫、疼痛、咳嗽氣促、口渴喜飲、浮腫、尿少等。
車前葉粥
用料:鮮車前葉(二至三兩)(街市草藥鋪有售),蔥白l根,粳米三兩。
製用法:將車前葉、蔥白洗淨切碎,加水煎湯,去渣,加入洗淨的粳米煮粥服食。
每日1劑,連服7日。
功效:疏風、清熱、利水。
適應症:急性腎炎之發熱咽痛、眼瞼浮腫、腰痛乏力、小便黃少等。
乾薑茶
用料:乾薑末一錢,綠茶二錢。
製用法:將上2味放入盃中,用沸水衝泡,代茶飲用。每日2劑。
功效:健脾、通陽、利水。
適應症:急性腎炎之全身水腫、身體睏重、胸悶納呆、痞滿不飢等。
薑棗茵陳湯
用料:大棗6枚,乾薑二錢(是中藥,不是幹的生薑)茵陳四錢,紅糖一兩半。
製用法:水煎服。每日2劑,連服1個星期
功效:清熱利溼、養血護肝、退黃消炎。
適應症:肝硬化、黃疸型肝炎。
淡
雙汁飲
用料:甘蔗汁、生藕汁各100ml。
製用法:將上2味混勻,分2次服下,每日 l劑。
功效:清熱涼血、利溼通淋。
適應症:下焦濕熱、膀胱蘊毒型尿路感染,症見尿急、尿頻、尿道痛、尿意不儘、腹脹、噁心、嘔吐、食納不佳、身體倦重、口渴不思飲、午後低燒、尿渾色黃等。
閉經
閉經是婦科疾病常見症狀。由於立夏時節氣候變化異常,會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逆亂,加重“經期”不適,導致月經失調、閉經等症。
山楂湯
用料:生山楂肉一兩,紅糖適量。
製用法:水煎服。每日1劑,連服5~7劑。
功效:破氣行淤、消積化滯。
適應症:氣滯血淤型閉經。
二子紅花茶
用料:枸杞子半至一兩,女貞子六錢,紅花三錢(普通紅花,不是藏紅花)(中藥房有售)。
製用法:將上3味放入茶壺中,用沸水衝泡,代茶飲用。每日1劑。
功效:補腎益肝、活血通經。
適應症:肝腎陰虧型閉經。